聚焦质检院

向祖国报告:我为质检作贡献!(3)

发布时间:2019-09-29   浏览:35387次  

【“献礼祖国70华诞”人物报道3】


向祖国报告:我为质检作贡献!(3)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质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质检院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生到强盛的凤凰涅槃,涌现了一批技术精湛、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质检精兵!在国庆前夕,我们特别推出“献礼祖国70华诞”人物报道专题,展现质检人勇挑重担、忠诚履职、勤奋敬业的时代风采,展现质检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以忠诚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向祖国报告!向祖国70华诞献礼!


李锦清:食品安全守护者 人民健康把关人 


      【个人简介】     

       男,1984年6月24日出生,广东罗定人,中国共产党党员。2009年从暨南大学分析化学方向研究生毕业。2011年7月加入广东质检院,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食品检测室从事食品检测工作,食品检测项目工程师。

      【典型事迹】

       凉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每个广东人一“上火”就会想到的饮料。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为追求功效在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8月,顺德区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销售的自制散装凉茶进行了稽查,并委托我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查取证。
       长期在食品检测一线的李锦被指定为该项目负责人,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并下定决心要找到法子对付这种情况!可是,技术攻关团队成立后遇到的棘手问题来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标准,却没有针对凉茶的检测方法。为了争取时间,他马上召集团队技术骨干开会,集思广益突破这一难题,经过几轮头脑风暴,他们终于达成初步共识:借鉴药典中对乙酰氨基酚检测方法以及火锅食品中吗啡的检测方法DB31/ 2010-2012,结合凉茶的基质特点,初步制定技术方案。
       随后几天,李锦清带领团队成员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根据技术方案对不同功效的凉茶样品进行多次方法学验证,组织团队成员分析相关技术数据,修正技术方法。历时约一个月,终于建立了科学、可行、可靠的《凉茶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和《凉茶中吗啡、罂粟碱、那可丁、可待因和蒂巴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技术方法,并通过了原省食药监局在广州组织的专家论证。他与团队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终于弥补了相关检测标准的缺失,及时出具了相关检测数据,为政府职能部门打击凉茶非法添加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案件被评为2016年全国食品药品稽查优秀案例和2016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优秀案例。
       这两个月的奋斗,对于李锦清而言,辛苦却值得。他说:“我们打了一场漂亮战!”在从事食品检测8年中,他先后参与了多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检测方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每次快速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检测方法都是对我们技术能力水平、攻坚克难毅力的考验,但每次我们都及时地为监管部门实施风险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他坦言,每次接受任务,都如一次“出征”,只有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忘我奋斗,才能打赢食品安全保卫战,守住人民健康的重要防线。他常常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自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从业多年的李锦清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他参与完成的原广东省质监局科技项目“动物源性食品中污染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检测技术研究及危害分析”,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完成的原广东省质监局科技项目“调料中罂粟壳生物碱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他始终认为,守护食品安全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
       为人民健康的守护人李锦清点赞!

      【祝福祖国】

       作为一名基层食品质检人,我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做好每次检测工作,不忘初心,恪尽职守,为食品安全尽绵薄之力。值此祖国70华诞,祝福祖国更强大!人民更幸福!

                                                                                                                                                                ——李锦清

圳腾干部 质检好青年

   

       【个人简介】      

       男,1992年1月28日出生,广东揭阳人。2014年7月参加工作,任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企划科科员,2016年4月作为原省质监局驻漳北村工作队队员,在梅州市大埔县驻村扶贫三年。现为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办公室科员,经济师。

      【典型事迹】

       林圳腾是我院顺德基地办公室的一名90后小伙子,三年前他积极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主动请缨加入省局驻漳北村扶贫工作队。
       2016年4月,他乘着汽车绕过重重山路进入了大埔县漳北村。放眼望去,田野里一排排翠绿的烟叶,山坡上的果树挂满了蜜柚。然而,与这片生机勃勃的景像极不协调的是坍塌的房屋、荒废的猪栏、随处可见的垃圾…。这里的艰苦程度远远超出了林圳腾的想象,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林圳腾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不通。为了融入老百姓,田间地头总会看见林圳腾的身影。他一边帮村民干农活,一边用普通话夹杂蹩脚的客家话与村民套近乎。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村民们觉得他勤快、靠谱,渐渐信任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愿意与他聊生活上的烦心事、糟心事,村里的大事、小事与往事。就这样,扶贫队白天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民意,晚上梳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案。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三年帮扶计划在一个又一个深夜中打磨成型,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
       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农村建设中各项繁杂的手续让人晕头转向,林圳腾硬是从一个门外汉磨炼成了行家里手。每次从村里到县城办审批要走30公里又窄又陡的山路。有一次,扶贫队员由于一连几天高强度的工作,身体疲惫,开车时一不留神撞上了路边的护栏,车头“毁容”,所幸没有人员受伤。现在提起此事,林圳腾还心有余悸,“如果没有护栏,如果迎面来了泥头车,我们可就全军覆没了,扶贫的蓝图才刚刚开始实践,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干呢!”他所说的“许多事”,最后都如愿办成了,村民们交口称赞。
       在扶贫队刚进村时,85岁的五保户张高追住着四面透风的房子,一遇刮风下雨就令人心惊胆战。眼看六月的台风来势汹汹,扶贫队员们觉得这件事一刻也等不得。于是在省局和我院的大力支持下,特事特办,快速完成了危房改造工程。当林圳腾他们搀扶着老人走进新房时,老人几度哽咽,紧紧握着扶贫队员们的手说,“从前最怕下雨天,担心房子哪天会倒下来。你们一来,不用我出钱就帮我修好房子,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这可真得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三年来,扶贫队扎根漳北村,积极聚焦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全村基本实现全面脱贫,27户贫困户无一掉队,村集体收入增长14倍多。在扶贫队的带领下,村里铺修道路,加固河堤,使车辆开进山里,农田灌溉更加便利,重新盘活了200亩荒废的耕地,每年直接增收96万元。此外,扶贫队还帮助村里开设网店“漳北小店”,拓宽农产品的销路。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真心感到高兴,所有的艰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唯一令他遗憾的是,三年来远离家人,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总想着忙完这些就好好陪伴父母,未成想父亲在这期间离开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久久无法释怀。
       扶贫路已告一段落,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林圳腾说,“回到单位,我会将扶贫中学习到的实干精神、担当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运用到质检工作中,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扶贫好干部、质检好青年林圳腾点赞!

       【祝福祖国】

        作为一名刚从扶贫一线回来的质检人,我在脱贫攻坚和质量强国两项国策中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为能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深感荣幸。七十年风风雨雨,迎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愿祖国母亲明天更好!


                                                                                                                     ——林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