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质检院

聚质赋能,强链成势——广东质检院国家工业机器人质检中心(广东)扎实开展“质量月”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45次  
       今年9月是第48个全国“质量月”,我院国家工业机器人质检中心(广东)(以下简称“中心”)紧紧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质量强链,扎实开展“质量月”系列活动,凝聚质量共识、深化链上协同,为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省市联动,推进跨区域工业机器人质量提升
       中心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参加青海、广东、陕西、浙江、辽宁、重庆等六省市联动开展的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提升活动,以“标准共通、技术共研、成果共享”为核心,聚焦三方面工作内容:  

       一是标准协同攻坚。联合各大机构共同探讨,统一减速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精度测试、寿命验证指标,破解区域标准差异难题,引领产业“大市场、高质量”发展。二是技术资源联动。共享中心等平台的检测设备与数据,开展跨区域联合测试,针对“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快”的难题,研发高寒、湿热等特殊环境测试方案。三是产业赋能落地。举办质量标杆经验交流会,推广库卡、新松机器人的全流程质控模式。建立产业协同提升机制,同步发布质量隐患预警,推动产业链质量水平整体跃升。

       二、穗杭携手,赋能智能机器人质量联动提升
       9月10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广州联合开启穗杭质量联动提升暨2025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的领导分别致辞,共同表达了对穗杭两地深化质量合作、共促产业升级的殷切期望与坚定支持。

       我院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穗杭智能机器人质量联动提升计划”,宣告成立“穗杭智能机器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计划”和“联合体”基于杭州数字经济优势与广州先进制造业基础,从创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上线质量协同云平台、攻关共性质量问题、形成实施指南、开展供需对接、联合培养人才和培育标杆企业7个维度,为两地产业协作按下“快进键”。

       三、链动融合,助力佛山打造“质量赋能矩阵”

       9月29日,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主办,中心与广东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联合承办2025年全国“质量月”暨机器人产业质量强链推广活动。佛山市市场监管局、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技术机构、机器人企业和行业协会的40名代表参加了活动,有效整合了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资源,实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的多元联动赋能。期间,我院国家工业机器人质检中心发布了《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质量控制与质量提升实施指南》。

       活动现场,佛山市机器人行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顺德)、佛山市机器人行业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佛山市机器人行业质量提升培训基地等三大质量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成为佛山机器人产业量身打造的“质量赋能矩阵”。其中“一站式”服务站将整合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要素资源,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质量难题;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将推动企业、高校、技术机构联合攻关,聚焦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等“卡脖子”领域突破质量瓶颈;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将定期开展质量管理、标准解读等培训,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梯队”。
       我院作为佛山市机器人行业质量提升培训基地、佛山市机器人行业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将充分发挥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安全)、智能机器人安全和可靠性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三大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QI)资源优势,深度服务企业行业,助推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四、公益科普,推动构建质量安全共治共享格局

       中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普基地同时获批“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普基地”和“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自今年9月以来,中心积极与顺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质量进校园、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系列活动3场次,组织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顺德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共计200余名师生走进机器人实验室,做好“开学第一课”。

       技术人员向师生讲解现代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机器人整机检测、零部件检测及原材料检测的相关知识,演示操作先进的检测设备,将专业检测知识的传播转化为社会公众能够感知、积极参与的质量教育实践活动。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发挥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以“链”接智慧、“质”在必行的担当,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顺德基地 供稿)